卡·卢伊逝世:基督教信仰与菲律宾反帝斗争的重要纽结
2025年6月7日,菲律宾革命者和前天主教神父路易斯·“卡·卢伊”·哈兰东尼(Luis "Ka Louie" Jalandoni)在荷兰乌得勒支逝世,享年90岁。他的离世标志着菲律宾反帝国主义和反殖民主义斗争中一位关键人物的陨落。卡·卢伊一生将基督教的爱与正义融入人民解放事业,担任全国民主阵线(NDFP)首席和平谈判代表,推动了多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和平协议。他的逝世不仅引发了广泛悼念,也凸显了菲律宾进步教会,特别是联合基督教会(UCCP),在反帝反殖斗争中的独特角色,以及国际教会网络对这一斗争的间接支持。
PHILIPPINEDISPATCH
Z
6/12/20251 min read
卡·卢伊的生平与贡献
卡·卢伊出生于尼格罗斯一个富裕地主家庭,从一个地主和糖业大亨家庭的牧师,他成为了一名为农民、割草工和工人服务的活动家牧师。1972年,当宣布军事法时,卡·路易和其他许多活动家一样,选择地下工作以继续他的政治工作。那一年,他帮助创立了基督教为民族解放(CNL),这是基督徒和信仰人士为菲律宾全国民主革命而组建的地下组织。卡·路易曾引用过这样的话:“通过革命服务人民是深化基督教实践的过程”。目睹了贫困、无地和资源分配不公等社会问题。这些经历促使他放弃神职,投身革命,加入全国民主阵线(NDFP),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作为NDFP首席和平谈判代表,卡·卢伊推动了1992年海牙联合宣言的签署,为和平谈判奠定了基础。他还促成了《尊重人权和国际人道法全面协议》(CARHRIHL),并持续倡导《社会经济改革全面协议》(CASER),以解决菲律宾普通民众的经济和社会安全问题。即使在退休后,他仍以高级顾问身份坚持工作,并积极参与国内外爱国团体的集会,传播和平与社会正义的理念,长久地支持着菲律宾的全国民主运动。
卡·卢伊的基督教信仰为他的革命实践提供了道德层面的武器。他通过基督教的爱、正义和团结原则,将左翼运动与菲律宾84%的天主教人口的文化认同相结合,使革命更具包容性。他的逝世引发了广泛悼念,凸显了他作为和平使者和革命者的深远影响。


菲律宾进步教会的现状:以联合基督教会为例
菲律宾的进步教会长期以来是社会正义和反帝斗争的重要力量。联合基督教会(UCCP)作为主要的新教派别,因其在人权、环境正义和贫困问题上的倡导而备受关注。然而,UCCP和其他进步教会,如菲律宾民族教会协会(NCCP)和独立菲律宾教会(IFI),已经被政府指控为共产主义前线,受到非常严厉的打压,因为他们在现实中开展的活动已然构成对于菲律宾资产阶级买办政府的实质性颠覆。
2019年11月5日,菲律宾国家任务力(NTF-ELCAC)公开指控UCCP为“公开的部门组织”,声称其与菲律宾共产党(CPP)和新人民军(NPA)有直接联系,涉嫌支持全国解放基督徒(Christians for National Liberation),后者是NDFP的成员组织。例如,UCCP的青年领袖珍妮·贝丝·马里亚诺(Jenny Beth Mariano)因被“红标签化”而面临死亡威胁,被迫频繁转移并寻求庇护。这种“红标签化”不仅是污名化策略,还导致了人权侵犯,使教会工作者生活在恐惧之中。尽管面临打压,UCCP坚持其“穷人教会”的使命,通过社会行动支持边缘化群体。这种立场使其与左翼运动的目标产生共鸣,尽管也引发了教会内部的争议。
其他进步教会团体,如菲律宾农村传教士(RMP),同样因其在棉兰老岛的环保和原住民权益工作而被指控为共产主义支持者。这体现出菲律宾的教会界已经普遍得萌发了对于菲律宾资产阶级买办政府的抗争意志,并且这些意志的种子通过教会所联系的教堂,学校,为菲律宾的共产主义革命运动提供了广泛的,难以被政府的暴力行动所根除的活动空间。


国际教会网络的支持
菲律宾进步教会在国内面临的挑战引起了国际教会网络的广泛关注。2020年,世界基督教协会的教会国际事务委员会向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和菲律宾政府发出呼吁,要求停止对教会人士的人权侵犯,并废止导致人权问题的反叛乱计划。该委员会还强调了宗教自由的重要性,呼吁保护教会在推广社会正义方面的活动。此外,美国的菲律宾教会人权联盟(CCHRP)通过监督菲律宾的人权状况,为进步教会提供了支持。虽然这些国际支持主要集中在人权保护和宗教自由上,而非直接支持共产主义革命,但它们为菲律宾进步教会提供了重要的道德和政治合法性。这种国际关注间接增强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力,因为进步教会的社会正义工作与反帝反殖目标高度契合,许多国际上的进步教会人士也因而被转化为了菲律宾全国民主运动的支持者。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支持并不限于教会网络。澳大利亚的菲律宾行动支持小组和纽西兰的菲律宾团结网络等国际团体也通过主办革命领袖访问等活动,表达了对菲律宾左翼运动的声援。这些活动表明,菲律宾的斗争在全球反帝运动中具有广泛的共鸣。
全国民主运动的历史渊源
菲律宾全国民主运动(NDM)兴起于1960年代,回应了独立后殖民结构的持续存在和政府的失败。1968年,约瑟·玛丽亚·西松创立了菲律宾共产党(CPP),提出通过武装斗争和群众动员实现民族解放。1973年,全国民主阵线(NDF)成立,联合了CPP、新人民军(NPA)和其他组织,共同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NDM的兴起与菲律宾的反殖民历史密切相关。从西班牙(1565-1898)和美国殖民时期到马科斯独裁统治(1965-1986),菲律宾人民一直在反抗外来支配和本地寡头统治。教会在这一历史中扮演了双重角色,既是殖民工具,也是反抗力量。在马科斯时期,进步神职人员支持NDM,反对人权侵犯和经济剥削。例如,菲律宾农村传教士(RMP)等组织积极参与了社会运动。在当前局势下,教会在和平谈判和社会正义倡导方面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来自政府的压力也在持续。2022年,针对教会的“红标签化”仍在继续,例如有天主教修女被指控涉嫌资助叛乱分子。尽管如此,联合基督教会(UCCP)和其他进步教会仍通过持续支持贫困和被边缘化的社区,坚守着作为“穷人的教会”的使命,体现了菲律宾底层反抗运动的坚定。


菲律宾革命的独特性
菲律宾的共产主义革命因其与宗教的融合而区别于其他国家的革命。与俄罗斯或中国无神论的共产主义运动不同,菲律宾共产党(CPP)通过采用天主教的语汇和象征,适应了占菲律宾人口84%的天主教徒。
例如,2021年,CPP领导人朱丽叶·德·利马(Julieta de Lima)在一次教会峰会上引用了教皇方济各的话,将革命斗争定位为追求“正义与可持续的和平”。这一战略扩大了该运动的群众基础,巧妙地利用了菲律宾的宗教心理,来扩大革命的影响力。卡·卢伊的一生正是这种宗教与革命融合的典范。他通过基督教的爱、正义和团结原则,为左翼运动赋予了道德维度。这种混合性使菲律宾革命更具包容性和韧性,使其能够在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中持续存在。
卡·卢伊的逝去象征着菲律宾反帝国主义和人民解放斗争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他的遗产凸显了进步教会,特别是联合基督教会(UCCP)在社会正义和反帝斗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来自国际教会网络的支持虽然主要集中在人权保护和宗教自由上,但也间接地为左翼运动提供了合法性。
菲律宾的共产主义革命通过融合阶级斗争、民族解放和宗教认同,为全球反帝运动提供了独特的经验。卡·卢伊的精神将继续指引着那些梦想一个更公正,更加平等的未来的人们。
联络及合作申请
请输入你的电子邮箱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