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科斯家族黄金洗钱丑闻: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掠夺链条
2025年4月28日,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针对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家族涉嫌通过350吨黄金交易洗钱展开调查,证据由台湾商人彭某揭发,涉及金额高达上千亿美元。这一丑闻撕开了马科斯家族作为美国帝国主义买办代理人掠夺菲律宾人民财富的遮羞布。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看,这不仅是家族腐败的暴露,更是全球资本主义体系通过金融机制榨取第三世界剩余价值的缩影。菲律宾劳动人民必须认清帝国主义与买办资产阶级的压迫本质,奋起斗争,推翻这一剥削链条。
PHILIPPINEDISPATCH
秦一
6/22/20251 分钟阅读
事件核心:买办资产阶级的掠夺
2025年4月14日,台湾商人彭某向HKMA反洗钱部门提交证据,指控小马科斯家族自2006年起通过香港汇丰银行进行大规模黄金洗钱活动。证据显示,交易涉及350吨黄金,资金流向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账户,金额高达上千亿美元。这些交易由小马科斯的母亲伊梅尔达·马科斯通过空壳公司和中间人授权,旨在掩盖家族从菲律宾人民手中掠夺的财富。
马科斯家族的洗钱行为是买办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勾结的产物。香港作为资本主义金融中心,其银行体系为家族提供了转移非法所得的渠道。这种操作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常态:通过金融自由化,资产阶级将掠夺的剩余价值转移到帝国主义核心国家,规避外围国家的监管。
历史根源:美国帝国主义与马科斯家族
马科斯家族的财富积累始于费迪南德·马科斯(1965-1986年执政)的独裁政权。在美国帝国主义的支持下,马科斯政权通过军事援助和经济贷款维持统治。据统计,其家族挪用了约3000亿美元的国有资产,包括外国援助、国有企业回扣和黄金储备。1986年,马科斯家族在人民起义后逃往夏威夷,携带了23个装满黄金、珠宝和现金的木箱,伊梅尔达留下1200多双鞋的“奢华遗产”。
马科斯家族是典型的买办资产阶级,充当帝国主义在菲律宾的代理人。其财富来源于对菲律宾劳动人民的剩余价值榨取:通过土地掠夺、国有资产私有化和强制出口导向经济,家族将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转化为私人资本。美国帝国主义的支持为其提供了政治庇护和经济资源,而菲律宾的工人和农民则陷入贫困和压迫。
资本主义金融体系:剥削的保护伞
马科斯家族的洗钱行为依赖香港的资本主义金融体系。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其宽松的监管环境和银行保密制度为资产阶级提供了转移非法所得的理想场所。家族通过空壳公司和离岸账户,将黄金交易的收益分散到美国、日本等地,规避菲律宾政府的追查。这种机制揭示了资本主义金融体系的本质:它不仅是资本积累的工具,更是帝国主义控制外围国家的杠杆。
金融体系通过资本流动将第三世界的财富转移到帝国主义核心国家。马科斯家族的350吨黄金交易,正是菲律宾劳动人民剩余价值的再分配:工人和农民的劳动成果被买办资产阶级窃取,再通过资本主义金融渠道流向全球资产阶级。这种跨国资本流动强化了帝国主义对外围国家的经济支配,加剧了全球不平等。
政治斗争与帝国主义的双重标准
此次洗钱丑闻发生于2025年5月12日菲律宾中期选举前夕,时机敏感。杜特尔特家族可能利用这一事件削弱小马科斯的政治地位,以支持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的竞选。然而,这种买办资产阶级内部的斗争并未触及剥削体系的根源。无论是马科斯还是杜特尔特家族,其权力均仰仗帝国主义的支持,服务于全球资本主义的利益。
更令人警惕的是帝国主义的宣传策略。2021年,小马科斯竞选总统时,西方媒体聚焦其家族的腐败和压迫历史;上台后,当小马科斯配合美国在亚太地区对抗中国的战略,其形象被重塑为“反霸凌斗士”。这种叙事转变暴露了帝国主义的虚伪:为维护地缘政治利益,西方不惜为腐败买办政权洗白,掩盖其对劳动人民的压迫。
阶级斗争的启示
马科斯家族的洗钱丑闻不仅是个人腐败的暴露,更是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剥削体系的缩影。从马克思主义视角看,菲律宾的根本问题在于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结构:买办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榨取劳动人民的剩余价值,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022年,小马科斯与菲律宾政府达成协议,交出部分资产以换取调查终止,表明买办资产阶级通过“合法化”手段延续其统治。
这一事件为菲律宾劳动人民敲响了警钟: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推翻买办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的控制,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工人、农民和革命力量必须联合起来,建立以劳动人民为核心的社会制度,打破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枷锁。
结论与号召
马科斯家族的黄金洗钱丑闻是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第三世界掠夺的又一铁证。菲律宾劳动人民必须认清买办资产阶级的真面目,团结起来,通过阶级斗争和反帝运动,推翻这一剥削体系。全球反帝反殖力量应声援菲律宾人民的斗争,共同对抗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为建立一个没有剥削的社会而奋斗!


联络及合作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