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数字行动抗争:揭露帝国主义与买办阶级对真相的垄断

2025年6月,印尼工人阶级与学生通过数字空间发起抗争,挑战跨国资本与地方买办阶级对真相的垄断。从反对“综合法”到监督宪法法院裁决,数字行动展现了群众对抗帝国主义操控的潜力。这场斗争揭示了资本主义如何通过控制信息维护剥削体系,印尼人民正在以集体行动重夺话语权。

INDONESIADISPATCH

Z

6/15/20251 分钟阅读

事件背景:资本与买办阶级的真相垄断

2025年,印尼作为全球社交媒体用户大国,数字空间已经成为工人阶级与帝国主义争夺话语权的战场。据统计,2019-2021年间,印尼发生了3873起网络数字层面的抗争行动,涉及环境破坏、劳工压迫、经济不平等等问题。这些行动以在线请愿、抗议标签和线下动员的形式展开,挑战了跨国资本与地方买办阶级对信息的控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信息控制是资本主义维护剥削体系的核心手段。帝国主义通过数字平台、媒体和雇佣的“网络推手”塑造有利于资本的叙事,将剥削性政策包装为“发展”或“进步”。在印尼,地方买办阶级与跨国公司勾结,利用政府资源和社交媒体操纵舆论,压制工人阶级的抗议声音。

关键抗争:从“综合法”到宪法法院监督

2020年,印尼政府推出“综合法”,修改最低工资标准、放宽外国工人许可,并削弱环境监管。此政策服务于跨国资本的利润需求,剥夺了工人与农民的权益。2020年10月,工人阶级通过社交媒体发起#TolakOmnibusLaw标签,组织线上抗议,后续转化为三宝垄、万隆、泗水等城市的线下示威。这些行动迫使政府暂缓部分政策实施,展现了数字抗争的阶级力量。

2024年,宪法法院关于地方选举候选人门槛的裁决引发争议。人民代表大会试图修改裁决以巩固买办阶级的权力。2024年8月,民众通过#KawalPutusanMK标签展开数字抗议,相关讨论在X平台上被提及超过70,299次。工人与学生走上街头,成功阻止了裁决被篡改。这表明,数字空间不仅是抗争工具,也是工人阶级联合的平台。

马克思主义分析:信息控制与阶级斗争

帝国主义对真相的垄断根植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跨国公司通过控制数字平台和媒体,压制工人阶级的声音,将反抗污名化为“动乱”。地方买办阶级则通过政府宣传和雇佣“网络推手”强化资本的叙事。例如,2025年2月22日,普拉博沃政府召集媒体主编,试图通过控制媒体压制针对免费营养餐等政策的批评。此举暴露了买办阶级服务于资本的本质。

从马克思主义视角看,数字抗争是工人阶级夺取生产资料控制权的一部分。信息作为生产力的一部分,被资本垄断以维护剥削体系。工人阶级通过数字平台创造反话语,挑战了资本对知识生产的控制。这种斗争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对抗,更是阶级斗争的延伸。

历史脉络:从殖民到新殖民的信息控制

印尼的信息控制可追溯至殖民时期。荷兰殖民者通过宗教和行政手段操控信息,压制土著反抗。新秩序时期,苏哈托政权通过“计划生育”宣传,将人口控制包装为“发展真理”,服务于资本积累。2025年的数字空间延续了这一逻辑:跨国资本与买办阶级利用“网红”和宣传预算(据报道高达904.5亿印尼盾)塑造有利于资本的政策叙事。

斗争的意义

印尼的数字抗争表明,工人阶级可以通过集体行动打破资本对真相的垄断。数字空间为工人、农民和学生提供了联合的平台,挑战了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霸权。然而,资本的全球网络和买办阶级的镇压手段使得斗争充满挑战。只有通过加强阶级团结,将数字抗争与线下斗争结合,才能推翻资本主义的剥削体系。

结语

印尼工人阶级的数字抗争是全球反帝国主义运动的一部分。这场斗争揭示了资本主义如何通过信息控制维护剥削体系。面对跨国资本与买办阶级的压迫,工人阶级的集体抗争是夺取真相、推翻新殖民枷锁的唯一道路。未来的斗争需将数字行动与阶级组织结合,指向社会主义的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