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冲绳美军性暴力事件看待日本的反殖民力量

美军驻外基地是帝国主义全球统治的赤裸象征。在日本,130余座美军基地(81座专属)遍布全国,尤其是冲绳,成为美国在亚太维持霸权的关键支点。这些基地对当地生活造成深远负面影响,特别是频发的性暴力案件,激起广泛民愤。本文聚焦日本民众抗议美军暴行,揭示其背后的帝国主义本质。

JAPANDISPATCH

Zoola

6/5/20251 分钟阅读

驻日美军的性暴力史

2023年12月,位于日本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的一名美军士兵将当地一名16岁少女诱拐至家中并强暴,该少女当日向当地执法机关报警。2024年10月,检方提出七年有期徒刑的量刑建议,但被告人及其辩护律师主张无罪。最终,那霸地方法院判处该士兵五年监禁,被告人对判决表示抗议并提出上诉。这一判决立刻激起了冲绳民众的强烈不满。2024年12月22日,超过2500名市民自发组织了冲绳县民大会,抗议美军士兵的暴行以及日本政府的软弱回应。与此同时,东京等地的民众也纷纷加入抗议行列,将矛头指向长期以来驻日美军的不法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驻日美军的性暴力事件已经成为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但大多数施暴者却未受到应有的惩罚。据多方日本媒体报道,仅在2024年一年中,冲绳当地部门就接到三起针对美军士兵的性暴力指控,但其中两起被执法机关隐瞒,未向公众披露。事实上,自1972年冲绳回归日本以来,驻日美军及军属在冲绳共犯下约6200起刑事案件,其中多起涉及强奸、杀人、抢劫等恶性事件。例如,1995年,三名美军士兵绑架并强奸了一名12岁日本小学生,但涉案被告人一度被拒绝移交日本法庭处置。类似案件在2001年、2003年和2016年均有发生,但仅有少数案件得以成功立案。

冲绳县民大会通过的《意见书》明确要求彻底修改《日美地位协定》(Status of Forces Agreement),以解决美军及其军属在日享有的特殊法律地位问题。自1960年《美日安保条约》生效以来,这一法律框架使美军人员在面临严重指控时得以规避日本司法管辖。尽管冲绳民众多次发起大规模抗议,日本政府始终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回应。这种局面不仅凸显了日美关系中的结构性不平等,也反映了美国在东亚维持其帝国主义霸权的战略需求。日本资产阶级政府长期以“日美同盟”和“美国保护论”作为宣传核心,试图将两国关系塑造为平等互利的伙伴关系。然而,驻日美军频繁的犯罪行为及其不受地方司法约束的特权,直接暴露出日本在日美关系中的从属地位。

驻日美军的性暴力史

2023年12月,位于日本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的一名美军士兵将当地一名16岁少女诱拐至家中并强暴,该少女当日向当地执法机关报警。2024年10月,检方提出七年有期徒刑的量刑建议,但被告人及其辩护律师主张无罪。最终,那霸地方法院判处该士兵五年监禁,被告人对判决表示抗议并提出上诉。这一判决立刻激起了冲绳民众的强烈不满。2024年12月22日,超过2500名市民自发组织了冲绳县民大会,抗议美军士兵的暴行以及日本政府的软弱回应。与此同时,东京等地的民众也纷纷加入抗议行列,将矛头指向长期以来驻日美军的不法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驻日美军的性暴力事件已经成为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但大多数施暴者却未受到应有的惩罚。据多方日本媒体报道,仅在2024年一年中,冲绳当地部门就接到三起针对美军士兵的性暴力指控,但其中两起被执法机关隐瞒,未向公众披露。事实上,自1972年冲绳回归日本以来,驻日美军及军属在冲绳共犯下约6200起刑事案件,其中多起涉及强奸、杀人、抢劫等恶性事件。例如,1995年,三名美军士兵绑架并强奸了一名12岁日本小学生,但涉案被告人一度被拒绝移交日本法庭处置。类似案件在2001年、2003年和2016年均有发生,但仅有少数案件得以成功立案。

冲绳县民大会通过的《意见书》明确要求彻底修改《日美地位协定》(Status of Forces Agreement),以解决美军及其军属在日享有的特殊法律地位问题。自1960年《美日安保条约》生效以来,这一法律框架使美军人员在面临严重指控时得以规避日本司法管辖。尽管冲绳民众多次发起大规模抗议,日本政府始终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回应。这种局面不仅凸显了日美关系中的结构性不平等,也反映了美国在东亚维持其帝国主义霸权的战略需求。日本资产阶级政府长期以“日美同盟”和“美国保护论”作为宣传核心,试图将两国关系塑造为平等互利的伙伴关系。然而,驻日美军频繁的犯罪行为及其不受地方司法约束的特权,直接暴露出日本在日美关系中的从属地位。

抗议美军暴行的日本民众

在日美军基地分布

帝国主义秩序下的日本

帝国主义在东亚的图谋早已不是秘密。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依托第一岛链对整个亚洲太平洋地区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军事干预。作为其维护全球性霸权的前哨,帝国主义势力在东亚各国家或地区的军事部署建立在对区域性政治经济实体的操纵之上。日本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一方面通过跨国企业从第三世界国家获得廉价原材料和资源,另一方面又在国际地位上时刻受到国主义核心国家的制约。当今的日本在全球资本主义的分工体系中处在双重角色的矛盾地位。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把控的金融体系下的约束,让日本必须通过服从帝国主义制定的规则来让自身的技术和资本优势得以发展。日本在帝国主义秩序下的位置,主要以依附性为特点,承担着殖民主义压迫第三世界国家的中间环节。

在此次的冲绳事件中,日本政府面对民众呼声和对不正义的声讨,又一次展现出了软弱和妥协的态度。资产阶级政府长期以来的政策则充分显示出,这种行为策略的根源来自其阶级立场所决定的必然结果。作为深度嵌入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一部分,日本的资产阶级政府在帝国主义秩序中处于次级位置,既无法挑战核心国家的主导权,又必须依赖这一体系维持本国资本集团的利益。因此,无论是贸易协定中的让步,还是在军事安全上对美军的长期依附,都是资产阶级政府在国际资本竞争中的必然选择。即便日本本国资本与其他国家资本存在竞争关系,但在帝国主义体系的框架下,资产阶级政府更倾向于牺牲国家自主性,以换取全球市场中的经济份额。这种对国际资本的让步,最终会通过紧缩政策、劳动力市场自由化等手段转嫁到日本劳动人民身上,使得国内社会矛盾进一步加深。

谁来主导革命?

在此次抗议事件中爆发出的巨大声量,充分的说明了受殖民主义压迫下的冲绳人民具有巨大的政治动能。然而,如果缺乏具有领导力的组织,仅仅凭借自发的行为,是无法将帝国主义势力彻底驱逐的。诚然,冲绳民众的举动受到了全日本市民社会广泛的关注和支持,然而,这些支持普遍具有小资产阶级的特征,以人道主义和和平主义为主流。甚至存在主张将暴行归于美士兵的个人行为,并期待由日美两国从中调节的看法。这样的话语,深刻的反映出了小资产阶级的阶级特性,无视帝国主义压迫的实质,将反抗止步于国家安全的幻想上。殊不知,此等悲剧反复发生的本质原因是美国对于日本政治军事的全面干预,以及谋求以此为跳板染指整个东亚的企图。

因此,日本的反殖民主义斗争不可能由小资产阶级主导。面对日本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势力的利益同谋,冲绳乃至全日本的解放,需要以最直接地受到帝国主义压迫的无产阶级来领导。随着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衰败,其在东亚地区的控制力必然松动,这为日本的解放斗争提供了历史机遇。随着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核心无法维护其在全球的稳固地位,日本很有可能成为第一岛链上新的力量平衡点。在帝国主义逐步丧失对日本的直接管辖权的前景下,日本资产阶级将会失去可供依赖的资本输出渠道和对其高科技产业垄断的保护。资产阶级会通过对革命进行更加猛烈的反扑来维护自身的统治,以此压制无产阶级革命。这就要求日本的无产阶级革命具备一个有着高度组织能力和严密性的革命主体来领导。这样的革命主体,必须以社会主义为其意识形态,并且坚持反抗一切帝国主义的干涉行为。只有这样,在压制资产阶级力量的前提下,团结起所有的解放性力量,才能彻底清除帝国主义的势力。

时至今日,日本社会仍然存在诸多致力于反对帝国主义和日本资产阶级统治的力量。考虑到日本在国际地缘政治中的位置,其反殖民斗争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反殖民警戒》将会持续关注日本反殖民斗争形势的发展,包括阶级意识和力量对比的转变,并且对各色共产主义组织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路线作出评述。在这里恳请读者注意到的是,这篇文章仅作为一个导入性的尝试,之后会围绕日本的共产主义运动产生更多系列性的内容。